一、前言:
對于我個人而言,在桌面PC DIY主機的搭配上也是因配置來選擇箱體大小的,比如需要高性能主機的話,為了擁有更好的兼容空間和優(yōu)越的散熱性能那當然首選大型機箱,要是更為親民的中端向主機搭配的話,那個人更推薦在不影響兼容和性能的前提下上手性價比更高的M-ATX緊湊小主機,當然了要是受限于桌面空間的話那ITX當之無愧的是“頭號種子”,正所謂不同定位的配置搭配不同體積的箱體。那么趁著雙十一的節(jié)點為了給大家有更多樣性的裝機參考,就有了這次中端向的風冷小主機的裝機分享。
二、配色構(gòu)思:
上述的是整個主機的桌面效果展示,那么為什么會有這個配色構(gòu)思呢?首先是看整個主機的體積并不算很大,整個箱體的尺寸為:422*216*418.3MM,屬于較為小巧的海景房類型機箱,并且整個箱體是純黑,大家都知道黑色機箱最通常的搭配色:經(jīng)典黑紅和黑白,還有黑橙、黑金、藍黑等配色。那么看習慣這些配色后,是否需要一點新穎的色調(diào)來打破下以往的配色慣例?這次的構(gòu)思靈感也是得益于桌面這張初音壁紙的,采用偏綠藍的色調(diào),正好也和散熱器LOGO色調(diào)剛好配對,就采用了這個較為少見的色調(diào)來嘗試下,結(jié)果出來的效果還是很滿意的。不多說了,一起來看下整體和細節(jié)上的燈效展示。
三、硬件配置:
主機配色構(gòu)思了解完后,主機的性能肯定是要放在首位,而中端向的配置也是理所成為整個主機的性能擔當。那么這套緊湊型的小主機的配置會是什么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二。
處理器:英特爾I5 13490F
主 板: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重炮手
顯 卡:華碩TUF RTX 4070 O12G GAMING
內(nèi) 存:博德斯曼華碩TUF聯(lián)名 DDR5 6400 16*2 32G
固 態(tài):英睿達P5 Plus 1Tb PCIe4.0 SSD
散 熱:九州風神 冰立方500S數(shù)顯版風冷散熱器
機 箱:愛國者 星璨 小嵐 黑色
電 源:華碩TUF 裝彈手750W ATX3.0 牌全模組電源
這次采用的CPU是市面最常見的一顆中端I5處理器—I5 13490F小黑盒,可以把這顆處理器看作是加頻率和緩存版本的I5 13400F,其實兩者價格相差的價格幅度并不大。強化頻率和緩存對于游戲性能確實有一定的提升。
主板也是1000元出頭定位中端主板的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D5重炮手主板。外觀上承襲了TUF一貫主打的黑橙色調(diào)涉及,又在馬甲設計上做了微調(diào),標準的M-ATX板型,正面布局上多處依然主打TUF所強調(diào)的電競與軍工用料元素特點。并且各個板商也說明了B760是直接兼容下一代---14代酷睿處理器的。
華碩主板的供電設計是根據(jù)定位不同來設計的,所以這張B760M主板采用12+1供電模組,Dr.MOS 60A,DIGI+VRM 數(shù)字供電控制, 8+4 Pin ProCool高強度供電接口。主板提供了四條采用全新的SafeDIMM高強度DDR5內(nèi)存插槽,雙槽XMP最大支持7200MHz的D5內(nèi)存。存儲接口方面,正面PCIe 4.0 M.2*2插槽,第一槽位為CPU直連, 下邊的則是由芯片組提供支持,均支持 PCIe 4.0 協(xié)議,兩個 M.2 接口均安裝位均支持免工具裝卸設計,覆蓋高品質(zhì)散熱片。這些主板性能足可滿足12-14代I5 系列中端平臺使用了。
在顯卡方面,因為40系的中端甜品卡的RTX4060/4060Ti性能確實有點“強差人意”,而在更偏向于的高端的RTX4070/4070Ti上也只能說勉強合格,N卡是把性能這塊在40系上切的明明白白。所以這次為了滿足2K的游戲能需求,就搭配上華碩TUF RTX 4070T O12G,保留了TUF軍規(guī)化的外觀設計風格,散熱馬甲全金屬材質(zhì)打造,啞光黑配色,磨砂的質(zhì)感,表面 TUF GAMING 英文名及華碩總部坐標點綴。顯卡整體長度為 305mm,顯卡正面搭配三個 Axial-tech 軸流風扇,支持全高阻隔環(huán),能大幅提升靜壓,另中間風扇與兩側(cè)風扇為正逆轉(zhuǎn)動設計,可以減少空氣亂流,提高散熱氣流利用率,并且支持低負載停轉(zhuǎn)技術(shù),在低負載狀態(tài)下讓風扇進入更高效的降噪運行。
背面的金屬背板,也是采用和正面一樣的啞光黑配色+磨砂質(zhì)感漆面,覆蓋型均熱面板上的 TUF 元素及相關(guān)圖形文字修飾,尾部大面積的鏤空,開孔樣式呼應表面圖案,形成一個 TUF 圖形 LOGO ,開孔可有效提升背面的散熱效率。顯卡采用的是上下均為大面積的鰭片外露散熱設計,依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兩段式散熱模塊布局。側(cè)面馬甲厚度約64mm,采用3.25槽位設計。用以滿足2K高刷或者入門4K 高刷也是可以應付的,要是想要更好的4K游戲體驗那么只能加錢到4070Ti/4080/4090這些高性能顯卡。
為了和主板、顯卡和后面的電源形成一套,在內(nèi)存上采用了來自內(nèi)存品牌新貴:博德斯曼聯(lián)名華碩TUF 和旗下的地獄犬共同推出的一款TUF 聯(lián)名款DDR5 6400 32G(16*2)內(nèi)存。單面海力士A-die特挑顆粒,采用了設置內(nèi)存電壓時不會因為電壓偏移的Richtek型超頻PMIC設計,所支持Intel XMP 3.0和AMD EXPRO技術(shù),內(nèi)存頻率可達6800MHz(官超),默認時序為CL 34-45-45-108。
選擇機箱時,我也是秉著“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自己的桌面的大?。?60*60CM)來挑選的一款AIGO新推出的---星璨 小嵐和前段很熱門的愛國者星璨 嵐是同屬的箱體系列,只是小嵐采用更為緊湊的設計,所以在兼容性上有所調(diào)整讓體積變得更為緊湊。在外觀上基本和嵐相差無幾,422*216*418.3MM的尺寸和嵐的455.8*235*430mm尺寸兩者之間對比就很明顯了。
在箱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上,依然采用的是和嵐一樣的上下分倉結(jié)構(gòu)和無A柱設計。只是縮短了三圍尺寸來進行箱體體積“壓縮”,雖然是箱體是變小了,但是很明顯是在箱體兼容性上做出了“犧牲”來換取體積的減小。所以這款機箱的價格定位在200元出頭用以吸引更多的普通玩家的目光。
對比嵐的正面艙位,小嵐是取消了內(nèi)艙右面的進風設計,而改為正面艙位的電源部分采用了大面積的網(wǎng)孔設計,這可能是為了彌補因為取消了中間右側(cè)的進風設計,而改成下置進風。
依然采用全箱體面板快拆設計,可看到小嵐的三面面板(正面、前置、背面)拆下后的效果。背面很大部分也是采用了和電源艙位一樣的網(wǎng)孔設計。所以估計愛國者的意圖是很明顯,小嵐的定位更像一款海景房風冷機箱,既擁有海景房的全景設計,又改變了箱體的某些設計來補強風冷所需要的進風設計。
散熱器部分,則是采用了手上原有的百元單塔散熱器---九州風神 冰立方AK500S DIGITAL 五熱管散熱器來對I5 13490F壓溫,對于標注功耗65W,滿載功耗110W左右,所以按照能耗來說這款AK500S官方標稱擁有240W的散熱能力是完全足夠壓制這顆I5 13490F了。散熱器的整體尺寸為125×96×160mm,高度方面剛好處于160mm,從散熱器尺寸可以看到,這種窄寬度的散熱對于內(nèi)存避讓兼容,還有對于大部分機箱的散熱限高都擁有非常好的兼容性。
這款散熱器頂蓋裝飾最大亮點就是內(nèi)含一塊LED數(shù)顯顯示屏,并且在使用時可以隨時觀察CPU的溫度和使用率,并配備了高溫提醒功能保持了對CPU溫度變化監(jiān)控,因此其頂蓋并沒有采用目前AK散熱器系列常見的格柵紋設計,而是采用了亞克力亮面,上下部分均藏有ARGB燈帶,支持主板燈光同步。底部熱管設計采用了純銅觸面+熱管偏移結(jié)構(gòu)設計,可以完美解決風冷散熱內(nèi)存兼容問題。
電源的瓦數(shù)直接給到大瓦數(shù)的750W的---TUF 裝彈手750W ATX3.0 牌全模組電源。
四、安裝體驗:
海景房機箱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其便捷的安裝體驗,拆卸面板后的安裝應該體驗過類似結(jié)構(gòu)箱體的小伙們也是深有體會吧。還有一點就是全景式箱體要是不安裝主流的ARGB配件就真的有點遺憾了,畢竟270°的全景設計還是需要靠燈效來突顯其特色更為貼合。
機箱對于散熱的限高支持為165MM,所以一般大型風冷安裝在這個機箱內(nèi)是沒問題的。
在風道設計上,下置采用三個反葉風扇,上置則設置了三個正葉風扇和后置一個正葉風扇組合的出風設置,因為電源艙左右兩側(cè)都是有足夠的網(wǎng)孔支持,所以對于發(fā)熱沒那么高的配件來說這風道設計是足夠的,就比如這次的I5 13490F搭配200W 功耗的RTX4070顯卡來說是完全夠用的。
顯卡的限長為370MM,但是一般入手這類200元左右的機箱所搭配的顯卡估計也不會采用很頂級的非公顯卡,退一步來說做個極限長度的顯卡安裝的話,370MM的長度限長基本可以安裝市面上接近100%的大型非公顯卡還有盈余的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顯卡和風扇的厚度問題,要是超過70MM厚度的顯卡安裝,在下置風扇的厚度上應該盡量采用常規(guī)尺寸的12CM風扇適合,要是類似28MM以上厚度的12CM風扇的話應該會有兼容沖突了,畢竟箱體的高度是縮減的。還有一點就是小嵐還會自帶一個顯卡支架來給較厚較重的顯卡做更好的支撐承重也是不錯的選擇。
背線部分就是沒什么好解釋的,只需要扎帶夠再花費點時間整理就可以非常工整了。
五.性能:
那么來看下這套I5 13490F+RTX4070的D5主機性能到底如何?
魯大師跑分:1975775,綜合成績來看基本是中端主機水平了。
3D MARK各項綜合測試:
DX12 2K和4K的綜合評分對比:從兩者之間對比來看,I5 13490F搭配RTX4070是可以很好的滿足2K環(huán)境下的游戲性能方面的需求了,但是在4K表現(xiàn)上還是稍弱的,估計開了N卡的DSLL的幀數(shù)性能還會有提升。
2K壓力測試也是穩(wěn)占99.5%的通過率,而在溫度表現(xiàn)上:20輪反復循環(huán)的壓力測試CPU溫度基本持平在52℃以下,顯卡穩(wěn)定持平在62℃以下。
那么測試部分最后再來看下,在極限溫度測試下這套主機的溫度表現(xiàn);CPU在FPU滿載烤機下,CPU溫度可以保持在63℃,CPU核心溫度維持在73℃,對于這套風冷主機來說表現(xiàn)CPU滿載溫度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
而在日常游戲中發(fā)熱最大的顯卡在極限溫度測試下,GPU溫度:和CPU一樣也是穩(wěn)定在63℃,顯卡熱點溫度75℃,顯存溫度62℃。CPU和GPU兩者的溫度是如此的相似也是很少見哈哈哈。從CPU和GPU兩位發(fā)熱大戶的溫度表現(xiàn)來看,雖然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風冷裝機這款愛國者星璨 小嵐 M-ATX機箱溫度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
六、總結(jié):
對于這次裝機,其實重點可以分為兩點,第一是外觀設計,第二就是安裝體驗。外觀設計,因為采用的箱體是270°的全景設計愛國者星璨 小嵐,并且是黑色箱體和搭配的風冷散熱,為了讓主機更具觀賞性,除了均采用主流的ARGB燈效來作補充之外,還特地搭配上桌面壁紙來制定整機的色調(diào),讓黑色風冷主機看起來更為養(yǎng)眼之余又不顯得太沉悶。另外就是安裝體驗,雖然箱體是犧牲了體積和一些兼容性,但是這樣把價格打下來讓更多喜歡這類型箱體設計的玩家擁有更多一個選擇,總而言之想安裝水冷的可以選擇星璨 嵐,要是想安裝風冷則可考慮下這款星璨 小嵐海景房也是不錯的選擇。好了~全文完。